我縣是淮河一級支流淠河源頭,被評為中國好水優秀水源地。今年以來,我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境內三大水庫及6條入庫河流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水標準,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聚焦水源地保護。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健全“河長+生態檢察官+河湖警長”工作機制,劃出縣管河流區域8個,將 80 條河渠、118 座水庫全部納入河湖長制管理。持續深化飲用水源保護,推進“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完成4個鄉鎮“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和規范化建設。
聚焦水生態修復。在漫水河蒙古紅鲌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設立保護標識、界碑,并開展蒙古紅鲌種質資源水環境監測和調查,進一步強化和規范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實行禁漁期制度,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三大水庫、東淠河高橋灣橡膠壩至梁家灘橡膠壩等水域禁止任何捕撈或游釣作業。開展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專項整治行動,全力打擊非法漁業捕撈,全面清理整治違規漁具
聚焦水環境治理。推進河湖水系連通和水生態綜合治理,入選全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投資近4億元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全面清理水面、河道、溝渠、塘壩垃圾。投資1.2億元實施東淠河濕地公園項目,對污水處理廠退水進行二次生態處理。投入3500余萬元建成生活污水處理站16座,實現鄉鎮集鎮污水處理全覆蓋。完成南北城河提升改造工程,城區南北城河水環境整治成效明顯,被省生態環境廳列為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正面典型案例。